在樓市調控聲浪驟起、股市反復震蕩的背景下,民間投資需求依然旺盛。郵、幣、卡等民間傳統藏品投資又掀起熱潮,尤其是近期以1980年首枚生肖猴票出現暴漲,帶動了整個藏品市場升溫。
專家指出,收藏品這種越來越熱的“另類投資”,看似趣味橫生、一本萬利,而且進入門檻低,但在種種誘惑沖擊投資者視線的同時,不能不看到其背后的巨大風險和慘痛教訓。
收藏品價格飆升專家判言“有炒作”
數月以來,一條郵市新聞引起市場的熱烈關注。1980年發行的面值8分錢的庚申年猴票,在5月舉行的拍賣會上,當年每版僅價值6.4元人民幣的整版猴票(1980年T46庚申年猴郵票80枚全張)突破90萬元人民幣大關,再次刷新這枚堪稱郵市風向標品種的歷史紀錄。僅僅半年間,整版猴票竟暴漲近50萬元。
猴票熱炒的背后,是整個郵、幣、卡等傳統民間喜聞樂見的收藏市場重新開始火爆。隨著資金的源源流入,市場熱度節節攀升。
在上海最大的郵品收藏市場盧工郵幣交易市場,目前已一改曾經的冷清,而是熱鬧非凡,市場上的藏品也“漲聲一片”。據了解,不但是最早的生肖票一票難求,目前第二版生肖郵票也漲勢兇猛。“2009年整版的第二版生肖郵票價格才1000元多一點,現在價格大概是3700元了,這里面單枚龍票的價格就要2150元,去年才賣800元的。”郵商朱先生這樣介紹。
不僅是郵品,整個收藏品市場價格均呈上漲趨勢,書畫、紀念幣、舊版紙鈔,無一例外。盧工市場上的幣商張先生說,1987年發行、面值500元的熊貓金幣目前價格也已翻了百倍,達到55000元。就連尚未退出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幣也瘋漲了一把,80版全版紙幣價格也是直線上升。
專家指出,本輪藏品市場突然發力,背后的資金推手不容忽視,反映出的還是大量民間資金有投資需求,紛紛涌入市場炒高了藏品價格。
上海市收藏協會副會長宣家鑫認為,目前收藏品市場上有炒作現象,價格過高的收藏品“投機成分過重”,“甚至運用一些金融手法在炒作藏品,市場存在風險”。
投資熱潮中思進退:教訓并不遙遠
雖然目前藏品市場“漲聲一片”,一票難求,但這個本來就應該很“小眾”的市場,盡管造就過財富英雄,但也有過慘痛教訓,尤其是將收藏的目的定位為投資增值,風險就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