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三元紙幣整體顏色為淡綠色,其長16厘米,寬7.2厘米,比現在流通的1元人民幣稍微大一些,正面的兩端各有繁體三元字樣,下面標著“1953年”,正上方為“中國人民銀行”六字,中間是井岡山龍源口石橋圖景,石橋周圍的花邊為深綠色,中間的底紋為黃色。
紙幣的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漢、維、蒙、藏四種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三元”字樣,據了解,這款人民幣的發行時間是1955年3月1日,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并進行回收,目前存世量極少。
1953年三元人民幣屬于第二套人民幣,當時是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才最終得以印刷發行和流通,在后來我國與前蘇聯交惡之后,這張紙幣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對于1953年三元紙幣收藏價值首先應對這張特別人民幣的發行背景有一個基本了解,之所以這張人民幣面額三元,是因為當時1953年三元人民幣由蘇聯幫忙印刷,當我國和蘇聯交惡的時候為了國家的安全,國家停止了1953年三元人民幣的流通。由于當時是政治原因而讓三元紙幣退出了市場的流通,而且大家在那個時候的收藏意識沒有現在這樣子普及,所以基本上散落民間的1953年三元人民幣少之又少,并且因為目前市場上1953年三元紙幣非常稀少,所以品相不錯的收藏價格還是很高的。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