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市場的首度解禁洪峰上周正式登陸A股市場,一周內12家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東累計套現超過10億元,讓市場無不為之震驚。創業板也隨著大宗交易平臺的日漸火熱變身“逃亡板”,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仔細查閱交易名單發現,持有創業板個股的各個公募基金似乎依舊在堅守。
10億大逃亡
該來的始終都會來的。規模巨大的解禁洪潮終于來了。數據顯示,除去二級市場集合競價交易系統的減持不算,僅在大宗交易平臺首批上市創業板的12家公司原始股東們就拋售超過3900萬股,將超過10億元的真金白銀落袋為安。
大宗交易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首批27家創業板公司中有12家公司現身大宗交易平臺,按此計算就意味著有42%左右的創業板公司發生了減持。至此,創業板原始股解禁首周共計產生大宗交易57宗,涉及股份3960.88萬股,總成交金額為10.56億元。
其中,減持宗數最多的為吉峰農機(34.150,1.95,6.06%)(300022.SZ),共有17宗減持,股份數達342.77萬股,總金額近1億元。減持金額方面,則由機器人(38.830,0.95,2.51%)(300024.SZ)憑借1.45億元稱雄。從激增的大宗交易數量和被減持的價格看,創業板公司股東的出售意愿有些迫切,大部分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均低于二級市場競價價格,其中解禁首日銀江股份(29.900,1.85,6.60%)(300020.SZ)的大宗交易成交價格更是較當日收盤價折價率高達15%。
公募基金依舊堅守
盡管10億元的規模對于創業板解禁洪峰而言可謂九牛一毛,但是對于未來的拋售預期,市場幾乎一致地表示將越來越強。而記者仔細查閱大宗交易的雙方名單發現,那些持有創業板個股的公募基金經理們似乎并未出走,而是繼續堅守。
僅以華誼兄弟(30.360,0.45,1.50%)(300027.SZ)為例,其最新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公募基金占據了其中的九個席位。其中,銀華核心價值優選以1000.18萬股的持股量占據了第一大流通股股東的位置,持股比例達到流通股的11.91%。值得注意的是,在九只公募基金中,有五只為三季度新進入的基金。
滬上某券商基金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這些三季度新進的公募基金在11月初就拋售的可能性并不會很大,多數會選擇堅守。“如果三季度進,四季度出成本很高,而且明知四季度會有解禁洪峰,還堅決入場,中期持有的心態一目了然。”該人士表示。但是從上周大宗交易平臺的數據顯示,華誼兄弟依舊遭遇了原始股股東的拋售達400萬股,套現金額超過1億元。華誼兄弟的股價也于上周下跌了2.73%。
而拋售大戶吉峰農機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仍有一只社保基金及匯添富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兩只基金于三季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三季報顯示,匯添富優勢精選和成長焦點分別買入吉峰農機28.07萬股和26.92萬股,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而吉峰農機的股價在上周因為瘋狂的拋售下跌8.91%。
實際上,上周在大宗交易平臺上集中拋售的這些創業板公司其股東名單中均有數目不同的公募基金,其中不少都是三季度新進入的。不過,大宗交易平臺出現的賣方名單中并未出現基金席位,顯示基金在創業板解禁開閘后堅持持有的心態。業內人士普遍表示,不是每一只創業板個股都能吸引公募基金進入,而進入了則代表對未來的看好,短期內拋售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