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新疆省銀行發行的面值60億元的紙幣是中國貨幣史上最大面額的紙幣,這枚巨額紙幣正面上方有“新疆省銀行”字樣,左邊是孫中山頭像,右邊有陸拾億圓字樣,同時,幣面下方還有“折合金元券一萬元”一行大字,一枚紙幣上并列有兩種不同的貨幣單位和金額,這在中國貨幣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據了解,官錢局出現在清代,是朝廷官辦的金融機構,上世紀20年代,全國各省改組官錢局,建立省銀行,新疆省就在1929年停辦了新疆官錢局,并在1930年成立新疆省銀行,后改為新疆商業銀行,為統一新疆幣制,于1939年發行新幣1000萬元,至1949年,累計發行新幣657216249億元,發行的新幣多為大面額紙鈔,包括600萬元、3000萬元、6000萬元、6億元、30億元等。
1949年5月10日,中國貨幣史上鈔票面額空間的巨額紙幣——60億元新幣橫空出世,成為中國史上面額最大的紙幣,這枚60億元面額的鈔票在20天內出庫14次,共計480萬張,總金額為2.88億億圓,雖然面值高達60億元,但在當時它只值1/100塊銀元,按當時上海一石米的價格是金圓券4.4億元計算,這張60億元紙幣只能買到88料米。
那是上世紀30年代中期,因為國務黨政府濫發紙幣金圓券,造成了惡性通化膨脹,這60億面值的金圓券實際面值折合成金圓券只有1萬元,在當時的上海市場只能買到一盒火柴。
在60多年前60億元僅可以買到一盒火柴,但它目前在市場上卻難得一見,能找到的全品賣價可達幾萬元,并且其歷史和金融價值也非同凡響,所以說這枚中國貨幣史上面額最大的“新疆省銀行60億元”無愧是眾多專題收藏者夢寐以求的藏品。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