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郵票價值不菲,因此促使一些人想方設法去仿制,尤其是那些極品郵票,和它們形貌相似的奢侈品屢屢在收藏市場上出現(xiàn),使郵票收藏者眼花繚亂,在目前造假技術先進,那些達到以假亂真程度的贗品郵票往往會給經(jīng)驗不足的郵票收藏者帶來很大損失,然而,面對假票的如此泛濫并不是沒有辦法,關鍵還要多看、多學、多比較、多思考,運用郵票本身具有的版別、紙張、刷色、背膠、齒孔、票幅等性質鑒別判斷。
民國成立后,正式郵票沒及時印制,臨時將雕刻版無水印蟠龍郵票直行加蓋“中華民國”字樣,以供應用,郵戳為杭州。
票幅
票幅的規(guī)格是以毫米計算的,知道了每套郵票的確切票幅也就知道了每套郵票圖案四周應有多寬的邊,識別票幅真?zhèn)斡梅糯箸R觀察,再加上尺子就更準確了,經(jīng)驗豐富的集郵者甚至憑目測,就可以識破剪去齙的冒牌無齒假票,鑒別有齒孔的郵票時留意票幅也會查出假票。
齒孔:包括齒形、打孔方式與齒孔度數(shù)
郵票的齒形大有文章,郵票印刷廠的打孔設備有嚴格的工藝標準,所打齒孔形狀規(guī)則光潔圓滑,而造假者不可能具備同等的技術條件,只能將就湊合,目測可看出一些假票是三角形齒孔,在放大鏡下呈現(xiàn)出糟形、多邊形齒孔。
打孔方式和齒也度數(shù)
郵票的齒孔是由打孔器打出來的,有線式、平式、梳式、滾筒式等,打孔器上孔針的精細與排列間距千差萬別,由于衍變出紛雜的齒孔度數(shù),集郵界以20毫米的長度為單位,在這一長度內(nèi)的齒孔數(shù)就是齒孔度數(shù),其測量精確到四分之一孔,偽造拙劣的郵票甚至四個邊的齒度不相同,當然真票偶爾也會出現(xiàn)齒度誤差,而與目錄上的齒度數(shù)據(jù)不一致,但這種誤差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版別
郵票的印刷方法有雕刻版、膠版、凸版、影寫版和影雕套印版或影寫版印出的郵票,最大的區(qū)別是雕刻版郵票,真票有立體感,郵票圖案及銘文的墨層凸起,手感明顯,此外,在放大鏡下,影寫版郵票的網(wǎng)線數(shù)每英寸在250線以上,而假票的網(wǎng)紋線數(shù)一般在每英寸120-210線,真票圖案清晰,圖紋堅實,色彩柔和均勻,而假票網(wǎng)點粗大,字體變形,圖案模糊,有疊色、露色等現(xiàn)象。
紙張
真郵票用郵政部門定點生產(chǎn)廠家專用的郵票紙,這些涂料郵票紙與一般的膠版紙、銅版紙在色澤上有明顯差異,從紙張表面進行仔細觀察就能辨別真?zhèn)巍?br /> 背膠:郵票背膠也是研究和辨別郵票真?zhèn)蔚囊刂唬瑐卧炱彼玫哪z質與刷膠手段都與真票的制作有差別,一般來說,我國的郵票在50年代是以馬鈴薯淀粉做原料的糊精膠涂刷背膠,這種背膠的特點是膠質光亮、發(fā)黃、膠層較厚,60年代采用pva合成膠,光澤較糊精膠差,顏色發(fā)白,較層較薄,目前發(fā)現(xiàn)的假票一般無背膠,有的是在票背涂上一種半透明的白色涂料以冒充背膠,但沒有粘性,也有的是涂刷膠水,因手法拙劣,連齒孔紙毛也沾上了膠水,對一般造假者來說要不走樣的均勻涂刷背膠并不是件容易事,而要調制出配比正確、膠色逼真的膠料就難度更大,所以假郵票往往無背膠,應有背膠而沒有背膠的郵票特別要注意。
刷色
也就是郵票印刷產(chǎn)生的票面色彩效果,刷色是印刷工藝、紙張、油墨等諸因素的綜合產(chǎn)物,主要是由油墨決定的,真郵票色相正,色澤濃艷,而假票因為用普通油墨膠印,難免顏色暗淡,色相不正,并且又會因套色不準而產(chǎn)生又能色,露紅,透過20倍放大鏡觀察,圖紋往往顯示彩色網(wǎng)點。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yè)務聯(lián)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黃寺大街德勝置業(yè)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wǎng) Copyright © 2006-2019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