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幣收藏市場上,發行量和存工量決定著錢幣收藏價值,這與它本身的面值沒關系,其中,面值1角的紙幣其面值確實不起眼,但它的收藏價值可以高出其它高面值的紙幣許多倍,其中第三套人民幣中的棗紅一角價值上萬,背綠一角可以買車,其中1980年1角紙幣是一款極具升值空間的紙幣,同時也是被藏者忽略的一款紙幣,那么1980年1角紙幣收藏價值怎樣呢?
1.1980年1角紙幣是四版幣十四個品種中不可或缺之一,四版幣從最高端的8050到最低端的1980年1角共14個品種,缺了哪個都不行,價格有高低之分,身份無貴賤這別,雖然量有多有少,設計風格各異,每個人喜歡程度不同,但在四版大全套中哪個都不可或缺,這就是1980年1角紙幣的地位。
2.1980年1角紙幣二冠號已發行完畢,屬于不再發行品種,歷史上凡是不再發行的紙幣品種,哪一個都是身價倍增,就算是當年被稱為垃圾品種、成麻袋規程如山的1分紙幣,現在也在布面值的積累上漲了20倍,然而,這在當初是不敢想象的,雖然歷史不會簡單重演,但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目前比面值高不了多少的1980年1角紙幣、8005又一次來到我們面前,是風險,是機遇,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3.1980年1角紙幣共發行520多個冠號,總市值極低,1980年1角從1988年5月開始發和地,共發行了520多個冠號,其中補號30多個,實際發行冠號不到500個,一個冠號的量是一個億,500個冠號就是500個億的量,按面值計算,總市值不足50個億,也就是說,就算是1980年1角一張也沒流通使用,其總市值也僅50個億,可想而知這是什么概念。
4.1980年1角紙幣交割方便,群眾基礎非常好,從最近幾個月1980年1角的成交看,群眾參與度非常高,人氣非常旺,幾乎成了四版幣乃至整個紙幣板塊的風向標,因為在交易時只要原箱未開,鉛封完好,交錢拉貨走人,非常方便,不用擔心是不是原封原包,里面補號是不是被抽出,交易方便才會有人氣有基礎。
5.1980年1角紙幣消耗極大,1980年1角從1988年5月起在全國范圍發行,由于其使用時間長達二十余年,使用頻率高,并且屬地區性投放,很多早期冠號絕大部分已經回籠,存世稀罕,二十年的流通消耗,事實上1980年1角的量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大,在今年6月份之前1980年1角整箱一直在5500以下,單枚不到1毛1分錢,由于基本沒有投資價值,沒有去留存,收藏,僅去年一年和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地出現大量拆箱抽取豹子號和補號,剩下的金銀況換,據了解,這種情況在全國非常普遍,這使1980年1角的原箱貨源進一步消化和減少,目前1980年1角紙幣存量5億左右比較可信,折合箱的1萬箱左右,按目前12000一箱計算,其總市值僅1億2千萬,低得可憐。
6.1980年1角紙幣有重大的海峽兩岸題材價值,1980年1角圖面人物左側為高山族,右側為滿族,高山族人口0.3萬,主要分布在臺灣,高山族是臺灣本土民族,高山族絕大多數生活在臺灣,少數生活在福建,這是新中國所有紙幣中唯一一個海峽兩岸題材,相信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設計這張紙幣的時候和平鴿其尚未可知的歷史故事。
7.1980年1角紙幣已成局,初現超級馬跡象,97年郵幣卡大行情中,郵資封片是當時熱炒的品種,郵資封片是當時熱炒的品種,郵資片從最低1行一片,一年多時間普遍漲到10——15元一片,上漲幾十倍,上百倍,一包一包的封封片片,很多人用車拉,1980年1角,8005是貨真價實的人民幣,其含金量遠非郵資封片所能比,并且郵資封片是以包千為單位交易,1980年1角則是以件以5萬張為交易單位,其容納量和吞吐量都是郵資封片不能比擬的,所以,只要紙幣大盤后市無憂,1980年1角、8005絕對會扮演最暴利的角色。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