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扇仕女圖》現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唐代周昉的作品。
《揮扇仕女圖》特種郵票于3月22日發行,一套3枚,小型張1枚,此套郵票一經發行就受郵票收藏愛好者青睞,面世一周不到就上漲了近一倍,這幾年幾乎每年都會發行名畫郵票,并且每發必漲,其中前年發行的《浴馬圖》小型張發行當天價格就漲了一倍。
市場行家認為,古畫板塊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包括《清明上河圖》、《步輦圖》在內的幾個題材均在文交所上市,但大古廣藏總經理喻培華認為主要還是消費市場認可古畫題材:“這個題材沒有時效性,永遠都受歡迎。”不過,去年《步輦圖》在文交所上市前曾在實物市場收集“籌碼”,推動了該品種在市場的成交價格。
因為名畫郵票的發行已經成近年例牌,市場認為板塊有一定的延續性,是值得穩定投資的板塊,也有行家認為,像名畫唐代韓滉的《五牛圖》、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未來可能發行同題材的郵票,值得關注。
同為名畫題材,近現代名畫也頗受歡迎。歷年的近現代名畫郵票中,最為家喻戶曉的要數徐悲鴻的《奔馬》和齊白石的《牡丹》、《荷花》、《蝦》等。
除了畫家影響力之外,很可能還因為這兩個題材的書畫作品在拍賣市場上屢出天價,郵票在市場上價格不斷走高。也有市場人士認為,近年來名畫系列的暴漲吸引了不少場外資金的介入,資金的追逐導致該系列的郵票價格屢屢創下新高。
郵票收藏者、投資者要從畫家、作品的認知度,同期發行量、市場反應程度等綜合進行分析,還要結合當時的市場行情來作出判斷,此外發行量大小決定了郵票的潛力。
雖然同是名畫系列,但是徐悲鴻的《奔馬》小型張發行量僅為25萬枚,而《虢國夫人游春圖》發行量達2704.95萬套,前者的價格空間比后者大。
郵票收藏者跟風炒新要謹慎,觀察近年被市場挑選作為炒新對象的郵票也許是重大歷史題材,也許是中國傳統文化題材,名畫題材也同樣具備了被炒新的條件。
即使是經典名畫題材也要經過時間的沉淀、市場的考驗才能被廣泛認可,高價才有支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