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國首次進行南極科學考察,從那時到現在我國已經成功組織了27次南極科學考察,4次北極科學考察。
今年是我國極地科學考察30周年,11月20日我國郵政將發行一套2枚,全套面值2.7元的《中國極地科學考察三十周年》紀念郵票,其中2枚分別為南極科學考察和北極科學考察,第一枚面值1.2元,第二枚面值1.5元,其中南北極地區是科學研究和實驗的圣地,是與全球環境變化、經濟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存和命運休戚相關的最后疆土。北極地區豐富的資源早已為人們所開發利用,而南極蘊藏著較北極更為豐富的資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鐵山和煤田、豐富的海洋生物和油氣資源、地球上72%以上的天然淡水資源。郵票票面主圖案是我國最新建造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南極泰山科考站”和常年在南北極執行科研、物資補給的交通工具、中國第三代科學考察船—“雪龍號”。
郵票上的背景圖案有南北極地圖、北冰洋和南極最高峰—文森峰等,展現了南北極自然環境的特征。地球的南、北極是我們人類生存的星球上緯度最高、暴風最惡劣、氣候最酷寒、與世隔絕的孤寂地區。人們在那里開展科學考察研究工作,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科學知識,還要具有強健的體魄和獻身科學、為國爭光的精神,不懼艱險,敢于同自然抗衡的毅力和斗志。我們通過郵票畫面就能感受我國科學考察人員為中國極地科考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此套郵票為膠印版,由汪濤、蔣群設計,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印制,規格為40毫米*30毫米,齒孔度數為13度,整張20枚(連。┱麖堃幐駷240毫米*150毫米,防偽方式有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和熒光噴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