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化的投資收藏品
在西方發達國家,金銀幣投資回報率受公眾的歡迎程度要高于證券和房產,是白領階層的一種主集品種和投資時尚。今年10月,中國國家經貿委黃金管理局局長王德學在山東煙臺舉行的中國國際黃金及貴金屬年會上預測,中國國內黃金市場將在兩年內開放,這意味著我國金銀幣向國際化接軌的快車已步上了軌道,受國際投資大環境的影響,國人的集藏投資理念也會隨之而更新。在我國,金銀幣可以說是一種大眾化的投資收藏品,市場適應性強。它們一般處于幾百元到幾千元人民幣之間的價位。這對于大部分工薪階層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投資是一種保值增值的投資,它迎合公眾的理財心理。目前,全國居民儲蓄存款高達6萬億元左右,股市中機構或個人投資者在盈利之后,金融資產必然要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金銀幣恰好具有“避險”、“保值”、“增值”的作用。自1997年郵市大行情以來,人氣受損嚴重,此時恰逢本世紀末郵市最低潮,大部分金銀幣都處于低價位,不難看出投資市場正在投資方向上進行著一種戰略性的選擇。
2000萬人集藏金銀幣
金銀幣板塊分為紀念幣和普制幣兩大部分,金銀紀念幣是有計劃地發行的,其發行量得到嚴格的控制,金銀普制幣則無發行量上的控制,根據市場的需求有計劃地無限量發行。1979年國務院正式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金銀幣,迄今為止共發售了10大系列、 1400多個品種的金銀幣,題材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體育等各個方面,市值已達人民幣100億元,為集藏投資者提供了大量的精品。我國金銀幣的立項、設計、生產、發售等工作歷經了21年的摸索成長正逐步趨向規范化、法制化。我國目前已擁有2000萬人的集藏愛好者,隨著投資體制向國際經濟的接軌,國民的投資意識不斷地加強,可以肯定地說,我國的金銀幣市場正孕育著蓬勃的生機。
銀行規范經營逐步放開市場
對于金銀幣這一獨特的投資市場,它的健康發展不可否認地涉及到眾多方面的切身利益,大到國家的經濟地位,小至個人的投資回報。為此,中國人民銀行必須采用政策、價格、發行量等調控監管手段來培育它的健康發展,以維護我國法定貨幣的形象及其在國際上的影響。1999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出臺的《中國金銀紀念幣零售企業資格條件及審核辦法》對營銷渠道的規范作了規定,主旨即是在規范金銀紀念幣經營的基礎上逐步放開市場。對于金銀紀念幣市場而言是一個長期的利好。中國金幣總公司作為我國這一法定貨幣的總經銷單位,正進行一系列積極的舉措,意在增強分銷商和收藏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和收益空間,力求活躍這一投資領域。
在郵幣卡市場方面,相對于郵票和各類磁卡而言,金銀幣的品種和發行量都很小,基于金銀的年產量及制造的成本,它不可能象近期的郵票及磁卡一樣有那么龐大的發行量,例如十分之一盎司彩色紀念金幣的發行量都僅在三萬枚左右,半盎司彩色紀念金幣的發行量都不上萬枚,市場的消化能力很強,終極消費將占取其中的大部分比例。受郵市不景氣的影響,目前的金銀幣正處于一種低迷的狀態。但換句話說這恰恰是最佳的投資買入期,許多好題材的品種已經跌無可跌,距其歷史市價巔峰有很大的空間,對于公眾的收藏投資而言是非常實惠的時期,隨著年關的接近,部分代表性的品種已開始啟動。可預見,因金銀紀念幣存世量的逐日減少和日益增多的投資收藏者之間的反比而造成市場供求關系的失衡,勢必成為價格上漲的動力之一。早期發行的一些金銀幣現市值都在萬元左右,而且不乏更有甚者,在市場上很難再見到其蹤影。金銀普制幣在市場的帶動下同樣也具有相當的升值潛力,雖其并無發行量的限制,但因其所具有的特有金銀幣屬性,大體上還是一種供少于求的狀態,很有投資的前景。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