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郵政法》規定,10月1日起國家郵政局不在發行郵票,郵票將會作為企業票券走上舞臺。從發行量、面值、題材(紀念郵票除外)均有中郵集團自主決策、發行、出售。有個問題廣大郵人密切關注,即10月1日前的郵票使用問題。
一種可能是限期面值等價兌換。現在郵資封已經打2.8折,編年票打6折,若面值等價交換,你覺得合適嗎?舉個例子說:你有100元面值的編年票,市場出售可得60元,如果與中郵集團兌換雖然可得100元的企業郵票,但用于郵政普遍服務只需支付28元的郵資封就可以實現。當然不排除主力炒高企業郵票來吸引兌換,但是這種可能性極低。郵票已經打折十余年的陰影不會短期內消除。因此兌換的人數將會寥寥無幾。
另一種是不兌換。這樣編年票將會封門,容量不會再增加,這給投資帶來的新機遇,但是截留的品種存在高風險,需要等幾年,貨源出盡,才是投資的黃金時期。
傳統老票機遇更大。這幾年有一些老集郵者由于某種原因,出售了自己的收藏,現在看來是一個損失。未來老票的升值將會是穩步的,這已經是最近幾年驗證了的。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中郵集團的郵票專賣店會出現,這對于郵票宣傳是很有好處的。如果老郵票市場能夠盤活,出現增值效應,將是最理想的。以后郵票市場就是集郵者的天下,集郵總公司在沒有庫存的情況下,只能取貨于市場。
再來看看總公司以及地方公司的未來。公司為了生存獲取利益,可能會繼續高價出售熱點題材郵品。由于壟斷經營,很難有場外投資者介入。這時,集郵市場就存在老票經營的優勢,只要我們維護好老票市場資金穩定,場外投資者會首選老票的。
總之,新郵政法實施對于老票是一個利好,我們很早以前就論證過。現在老票市場存在的困難主要是投資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嚴重,對于老票每年升值10-20%的收益率仍不買賬。不過這也不打緊,任何事情需要時間來踐行,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有更多的人認識到老票的投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