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對話來自于一群八九歲的小孩之口。乍聽起來,心里很是震驚。湊過去一看,原來是三五個小孩在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每個人手里都抓著一疊厚厚的大小不一的“人民幣”,看得出來,他們是在以這種“人民幣”為籌碼賭輸贏。
見記者要拍照,幾個小孩子突然迅速地收起手中的“人民幣”,乖乖地站在一旁,不再言語。記者只好收起相機,走過去問其中一個高個兒男生,那些花花綠綠的“人民幣”是哪兒來的,能不能借張“人民幣”來瞧瞧。小男生怯生生地看著記者,一動不動。直到記者向他保證并不會跟老師告狀時,他才從口袋里掏出面值一百、五十、二十的“人民幣”各一張遞給了記者。
記者發現,這些“人民幣”看上去跟真人民幣非常相像,票面圖案至少有三分之二是與真人民幣一模一樣的,而票面大小則要比真人民幣小一些。在票面的左右兩邊,一大一小的卡通圖案代替了真人民幣票面上的人物頭像。在這些“人民幣”的正上方,還印有“兒童錢幣折紙”的中文字樣,而在另一面的上方,則印有“中國人民銀行”的中文拼音。通過對幾張“人民幣”的對照,記者也發現,這些“人民幣”有的是單面印刷,有的是雙面印刷。
據小男孩介紹,這種叫做“卡通紙幣”的“人民幣”是在校園附近的商鋪買的,幾乎在各個商鋪都能買得到,在整個校園內非常吃香,很多同學手中都有厚厚的一疊。最初是老師提議學生買這種“卡通紙幣”來學習數學計算的,可是沒過多久,同學們就拿來當內部使用的“錢幣”。現在,校園里最流行的玩法就是拿“錢”來玩游戲,有的同學甚至拿這種“卡通紙幣”來使喚同學幫忙打掃衛生、倒飲用水、做作業等等。
商家 賣“鈔”賣得火
“有一百、五十、二十、十塊、五塊等等,各種面值的都有,都是五毛錢一包哈!”在眉山城區一小學附近的一家商鋪,見記者要買“卡通紙幣”,店中女老板熱情地招呼道,“你是要買給娃娃耍吧,現在的娃娃就喜歡耍這個,最好各種面值的都買一包。不貴,才五毛錢。你買一包兩包的,根本就不夠娃娃耍。”
而在隔壁的一家商店,聽到記者要買“卡通紙幣”,中年男老板在柜臺里翻了一陣之后,告訴記者說:“我記得上周才進了那么多貨,應該還有的,沒想到都賣完了。這種紙幣銷路太好,可能要到明天下午或者是后天上午才有貨。”
記者又走訪了幾所小學附近的數家商鋪,幾乎每家經營學生文具用品的商鋪都在銷售“卡通紙幣”。和一位女老板閑聊時得知,這些商鋪里這種“卡通紙幣”賣得相當火,一包才賣5毛錢,小孩子們都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來買,都買得起。而商家講究“薄利多銷”,這種“卡通紙幣”確確實實為商鋪招攬了不少生意。
家長 說“鈔”憂慮多
“娃娃還小,是非觀那些都還不太成熟。現在這些玩具紙鈔讓他們真實地去模仿、去體驗一些大人賭博的行為,雖然他們只是小耍小鬧的,可能都沒有‘賭博’這個意識,但是,慢慢發展下去,真是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好擔心!”市民秦女士有一個正在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一提起“卡通紙幣”的事情,她顯得憂心忡忡。
“如果這紙幣真的用于學習數學計算,肯定是好事。”“學校本來就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學生娃娃思想很單純。學校附近的商鋪兜售這種‘卡通紙幣’,來賺學生娃娃的錢,真是不對。更讓人氣憤的是,商家咋個能把小娃娃引導往不好的方向去嘛?簡直就是污染校內純潔的學生環境,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再說,販賣這種‘人民幣’好像就是違法的。”盡管自家女兒并未加入玩耍“卡通紙幣”的行列,但鐘先生想到這種“卡通紙幣”潛在的危害性有些氣憤。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