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收藏愛好者每年都想對紀特郵票的發行情況最想了解,新郵發行前熱議,發行后更是論頭論足,成一大樂事,然而,2013年發行的郵票都有哪些特點呢?
1.單枚套票與大套票競相爭輝。按慣例來說,6枚以上的為大套票,這樣2013年紀特郵票就有《桃花》(12枚)、《景泰藍》(6枚)、《中國古鎮(一)》(8枚)和《金銅佛造像》(6枚)4套大套票發行,此發行規模為今年所少有。而2013年單枚成套郵票有《癸巳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共中央黨校建校八十周年》、《世界水日》、《齊心協力 抗震救災》、《感恩母親》、《中國—東盟博覽會》、《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武漢大學建校一百二十周年》9套,成了近年來發行紀錄之最。大套票與單枚單套票是集郵者和市場喜歡的品種,以上兩項占了全年發行總數的40.63%,分量之重可見一斑。這也成為了2013年紀特郵票不容忽視的一大特色。
2.計劃發行與增加發行相得益彰。2013年原計劃發行25套紀特郵票,實際發行32套,在按計劃發行的25套外,臨時增加發行7套,而在這增加發行的7套郵票中,在上半年的,只有5月3日增加發行的特8—2013《齊心協力 抗震救災》郵票1套1枚,其余6套全部安排在了下半年。其中有8月15日增加發行《中國—東盟博覽會》特種郵票1套1枚、9月2日增加發行《韋國清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1套2枚、9月7日增加發行《南華寺》1套4枚、9月29日增加發行《中國夢—國家富強》特種郵票1套4枚和小全張1枚、10月15日增加發行《習仲勛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1套2枚、10月22日增加發行《世界審計組織第二十一屆大會》紀念郵票1套2枚。增加發行是對計劃發行郵票選題的有力補充和完善,二者相得益彰,不過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發行計劃缺乏周密性。
3.郵票本冊與小本票爭奇斗艷。郵票本冊作為一種新的收藏品,它設計精美、裝幀考究、新穎時尚、信息豐富,是對郵票主題更好地詮釋和補充,更是一件賞心悅目的精美藝術品。繼2006年發行BPC—1《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本冊、2010年的BPC—2《外國音樂家》紀念郵票本冊、2012年的BPC—3《中國現代音樂家(一)》紀念郵票本冊后,2013年又發行了《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五十周年》、《琴棋書畫》、《南華寺》和《毛澤東同志誕生一百二十周年》4本郵票本冊。成為發行品種和數量最多的年份。如果說《癸巳年》和《小蝌蚪找媽媽》小本票的發行是回歸傳統的小本票本真的話,那么這四套的發行就是創新之筆。尤其《琴棋書畫》作為特種郵票更是首次發行郵票本冊。